你以為自己在做選擇,其實只是跟著浪潮漂流
你曾經懷疑過自己的人生選擇嗎?
工作很痛苦,但拿到很多錢,就會快樂嗎?
明明內心疲憊,卻還是不敢停下腳步。因為大家不都這樣過?
如果你也有這種疑惑——那你應該認識一下佛法,不是宗教的那一種,而是真正教你如何在煩惱世界裡清醒活著的佛法。
🧘♀️ 我們真的有選擇嗎?
社會像一股海浪,我們以為自己在游,其實多數時候只是被推著走。
工作、戀愛、成功、快樂,全都有標準答案。
我們好像在選擇,但那其實只是預先設計好的選項清單。
而快樂與煩惱的邊界,也因此變得模糊不清。
拿到獎金會開心,喝點酒會忘憂,買個機票能短暫逃避——
這些感受看起來像快樂,卻沒有持續的力量。
我們被外境牽動太多,甚至麻痺到忘了問:我內心真正渴望的,是什麼?
📖 《為什麼學佛》不是宗教說教,而是一種智慧地活下去的方式
這本書的作者是 蔣揚仁欽,是 達賴喇嘛的中文翻譯,也是哈佛博士。
他被同學問:「你都讀這麼多書了,怎麼還會信佛?」
這個提問讓他驚覺,原來在多數人眼中,佛教只是迷信、是抄經燒香。
於是他寫了這本書,不是為了宣傳信仰,而是為了回答一個簡單卻關鍵的問題:
佛教到底在教我們什麼?
答案其實不高深,佛法的核心是——離苦得樂。
但這裡的「樂」,不是快感;
而是能夠自在地活、不被痛苦綁架、不再反覆受困於相同的輪迴模式。
🌱 我曾經讀過一句話
你所有的痛苦,來自於希望自己快樂。
你所有的快樂,來自於希望他人快樂。
佛法從來不是叫你逃避,而是讓你學會「怎麼看見」——
看見慾望,看見執著,看見自己的痛苦源頭,然後慢慢放下,找到自由。
🎧 想更深入了解這本書對我的影響?
在最新一集 Podcast 裡,我聊了:
- 為什麼我們的煩惱那麼多,快樂那麼短暫?
- 我如何從書中看見自己面對工作的痛苦與卡住
- 佛學不是信仰,而是一種很誠實的活法
- 學佛之後,我的旅行變得更清醒也更溫柔